深圳城市雕塑跨越式发展

   2011年,是深圳实施文化跨越式发展的起步年,也是深圳的大运年。作为“首善之区”的福田,又再次大手笔书写新发展,为深圳这个国际化大都市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因为“美人鱼”,人们记住了哥本哈根;因为“鱼尾狮”,人们知道了新加坡;因为“撒尿小童”,人们想到了布鲁塞尔……这些优秀的城市雕塑,就像一张张城市名片,凝聚着城市的文化精神,提升着城市文化品格。而深圳福田,正在寻找她的地标性雕塑。

城市,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结晶,是以人为中心充满生机的经济、生活、文化、生态等的综合体系。城市雕塑如同精美的插图,为城市画龙点睛、增添气质与神韵。一件优秀的城市雕塑作品往往成为一座城市、一个时代的文化标志,弥久而不衰。

城市雕塑是城市品质的象征,是城市景观的画龙点睛之笔,是城市居民生活互动的纽带,被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塑造于城市空间中。正在蝶变中的“幸福福田”,于2010年8月启动福田区城市雕塑艺术项目。一年多时间里,31件深圳雕塑作品进入市民的视野,为深圳福田区的文化发展书写新的篇章。

该项目紧密围绕福田区委、区政府打造“首善之区 幸福福田”的战略目标,旨在通过建设一批城市雕塑,增添福田城市文化内涵,提升福田城市品质,丰富居民精神享受。据介绍,福田区城市雕塑艺术项目计划建成约50件雕塑,采取分批采购、分批实施的方式。目前,此项目前两批共31件36组雕塑作品,并已于7月底全部安装完毕,是福田区公共艺术建设喜迎“大运会”的一次精彩亮相。

深圳大工雕塑高端策划 提升城市公共艺术品位

一个浩大复杂的工程,在如此短的时间里高质量地完成,背后有着一套完备的组织和流程,“执行、权威、艺术、专业”环环相扣。为确保在大运前完成前两批31件雕塑作品,福田区成立了由区委书记、区长组成的“区城市雕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领导和指导区城市雕塑建设。通过多方协调、登门拜访、真诚邀请,聘请了雕塑行业的各路专家,组建了“区城市雕塑艺术指导委员会”“区城市雕塑艺术监理小组”“区城市雕塑艺术作品采购谈判小组”3个专业性机构。

据介绍,“艺术指导委员会”聘请中国美协主席刘大为担任总顾问,雕塑艺术大师潘鹤,中国美协副主席、中国雕塑学会会长曾成钢,中国美协雕塑艺委会名誉主任盛杨,原广州美术学院院长梁明诚,中国美协雕塑艺委会主任、广州美院院长黎明,中国美协雕塑艺委会副主任曹春生,全国城雕委艺委会秘书长邹文,深圳雕塑院院长孙振华等艺术家担任评委,为福田区城市雕塑艺术项目“把脉、把关”,确保了项目的权威性。

“艺术监理小组”由雕塑行业知名人士组成,主要负责作品样稿创作、成品制造、具体落点和竣工验收等环节的艺术质量把关,确保了项目的艺术性。

“采购谈判小组”由铸造、锻造、石雕、艺术品价值评估、土木造价、市场营销等领域的著名专家组成,主要负责雕塑作品的价格评审和采购谈判工作,确保了艺术品采购的专业性。

精心选址 为雕塑寻找理想之家,深圳大工雕塑通过雕塑发展的动态,热点资讯、雕塑设计的发展趋势、国际交流栏目让雕塑爱好者、雕塑从业人员及时了解雕塑行业最前沿的信息,不断提高质量,提高忧患意思,为景观雕塑最后质量把好关。


作为环境艺术的组成部分,城市雕塑一定要和周围的环境景观相协调,否则再好的艺术品也只能沦为城市垃圾。一件优秀的城市雕塑,不仅能融入周边环境,还能为周边的景观增色。为了确定最适合摆放雕塑的地点,福田区各个街道、各个社区都行动起来,按照“四可选”“四不选”的总原则,全面收集辖区内可选的地点。

在地毯式的搜寻并初步选定了130多个雕塑选址后,福田区城雕领导小组组织了专项团队,邀请雕塑家、文学家、社会学家、文化研究员、城市规划研究员、环境艺术研究员、大学教授等各界专家,一次次全面复查,召开“头脑风暴会”,举行专家论证会,最终在130多个初步选址中确定了59个选址。

对每个选址,城雕办都进行了实地拍摄、数据丈量、周边人文环境调研等一系列细致的工作,编制《福田区城市雕塑艺术项目策划书(图册)》。这一举动赢得了雕塑业界专家们的高度赞许,他们认为这种为雕塑找环境的做法“精细、科学,符合艺术规律”,在全国城市雕塑建设中具有示范性。

百里挑一 打造中心城区全新地标

一件优秀的城雕作品以永久性的可视形象使每个进入所在环境的人都沉浸在浓重的文化氛围之中,感受到城市艺术气息和城市的脉搏。福田区雕塑艺术工程的每一件作品,都有其严格的审核程序和标准,件件精益求精,件件得之不易。

为了让每件作品与周边景观完美融合,福田区建立了“福田区城市雕塑艺术作品公开征集平台”,将选址坐落卫星图、选址规模、周边人文环境、基本立意等文字、图片、视频数据建成网站,运用网络技术让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投稿人对城雕选址有较为直观的认识,更好地创作和报送作品。并向中国美术学院、上海美术学院等全国十大知名美术学院发出邀请,诚意邀稿。

福田区城市雕塑艺术项目共面向社会公开征集了903件作品(含外国投稿22件),这些作品来自我国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台湾地区以及日本、美国等10个国家的135名雕塑家。福田区城市雕塑艺术作品评审会、专家委员会专家通过3轮票选和1轮集体讨论,在903件作品中初选、复选、公开征求意见等方式,最终锁定了17件作品。

同时,对于重大题材福田区采取名家邀稿的形式。邀请包括区城雕艺术评审委员会专家在内的26名雕塑名家创作以及从《中国雕塑百家联展》1500多件雕塑作品精挑细选好作品,最终选定了14件名家优秀作品。

为了选出目前的31件雕塑作品,区城市雕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先后共审阅了各类雕塑作品稿件2527件(其中,面向社会公开征集作品903件,名家邀稿42件,《中国雕塑百家联展》1582件),雕塑海选是名副其实的“百里挑一”。这些艺术作品,正成为福田中心区的地标景观,为市民熟知并烙印在心上。

首善之区 践行幸福承诺

或如雨中少女漫步的丽姿,洋溢着生命的活力和朝气(《新丽人行》);或以钢管排列旋转的形式,体现福田实施大开放、谋求大发展,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搏击》);或是在巨浪浪尖处搏击风浪的人,表达出特区人领潮争先的开拓精神(《巨浪之上》)。

这些立意新颖、构思巧妙的城市雕塑悄然出现在福田中心区的街头巷尾。行色匆匆的深圳市民偶尔停下脚步,品味眼前不期而遇的雕塑带给自己的微妙心动。这样的停留,哪怕只有片刻,也会给繁忙的都市人带来真实的愉悦感和幸福感。而这,也是福田区实施城市雕塑艺术工程的目的所在。

为了市民这不经意间的幸福,福田区雕塑工程的采购部门深入调研、依靠内行,不畏旅途奔波,先后赴上海、江苏南京、山西运城、江西南昌、福建泉州等地,对雕塑“成本造价、工序时间、锻铸工艺、质量控制、安装事宜、后续管理”等事宜开展调研,形成调研报告,为区委、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为下一步作品采购、艺术监理等工作提供依据。为了提高验收效率,快速推进雕塑制造,区委领导带领雕塑家和工作人员,采取“一天一城”的高强度模式,奔赴北京、天津、南京、上海、合肥、沈阳、西安等地开展了样稿验收工作。

大工雕塑全心全意为人民艺术服务,为市民创造理想的公共艺术空间!

首页
电话
留言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