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城市雕塑的三个故事【连载二】

二 狮子的故事

进入1990年代以后,深圳的城市建设有了一个高速度的发展,这个时候的城市雕塑的概念已经被广泛接受,前一个时期的那种假牛为什么比真牛还贵的笑话再也听不到了。在深圳,发展城市雕塑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可是如何建设城市雕塑,建设什么样的城市雕塑仍然是一个问题。

这里,我们所讲的狮子的故事,就是想表明,在一个转型期的社会里,各种观念陈杂,各种样式并置的实际情况。以及这种情况给城市的公共艺术所来来的影响。

深圳是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深圳不仅引进了外来的科学技术,也引进了外来的雕塑文化,从有关的图片里我们就可以看到深圳的许多雕塑有着明显的模仿痕迹,模仿的过程在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是很难避免的。

可是另一种现象更加引人注意,这就是城市街头大量狮子的出现。这些狮子多半在金融、证券以及一些企业的门口,它们或是铸铜的,或是用石头雕琢的,它们的造型是模式化的,有着一定之规,在大门的两边以雄雌相对的方式出现。如果说,深圳这个城市不断在朝着国际化的目标迈进的话,这些狮子则是非常不国际化的,它建造的基础是置根于民间的约定俗成的古老习惯。外形凶猛的狮子具有镇宅的功能,它可以驱逐邪气,为主人带来好运。在中国,早在东汉时期,也就是在两千年前,古老的雕塑艺术中就出现了狮子的造型,经过了漫长的岁月,狮子这种符号,始终没有被中国人所抛弃。尽管在这个城市全部都是新的现代建筑,但是这种狮子的造型却和它们共生,并成为风气。

这种不协调让不少的雕塑家痛心,他们认为这是缺乏文化的一种表现,他们希望能够通过某种方式,阻止这种现象的发生,并拆毁已经建好的狮子,但是,这些人所希望的并没有发生,狮子仍然在建造着,这不妨碍狮子的主人同时追逐着时髦的现代生活。与此相映成趣的是,在这个城市里,一些十分西方化的雕塑也在建造着。

狮子的故事是一个引人思考的问题,在深圳这个城市里,狮子不是一个美学的问题,也不是一个功能的问题,它是一个社会心理学的问题。一种古老的雕塑样式在中国十分年轻而又十分现代的城市里顽强地出现,显然它们有广泛的大众文化心理的支持,这些狮子让我们无法简单地面对,我们无法简单地做出判断,狮子的出现是必要的,还是不必要的。狮子的故事让我们思考,传统与现代城市的关系,什么是我们能够改变的,什么是我们无法改变的,什么又是这个城市所需要的?

与之对应的是,这一时期出现了浑身“金元宝”的《盖世金牛》,与《开荒牛》相比,《盖世金牛》的出现不动声色地反映了城市文化心理的嬗变。

深圳雕塑,玻璃钢雕塑,不锈钢雕塑,锻铜雕塑,琉璃雕塑,城市雕塑,园林雕塑,景观雕塑,酒店雕塑,佛像雕塑

首页
电话
留言反馈